依据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-总纲》(HJ 2.1 - 2011),公众参与属于哪个工作阶段( )。A.第二阶段 B.第三阶段 C.贯穿于全过程 D.第一阶段

《危险废物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》(GB 18598-2001)中关于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选择要求说法正确的是( )。A.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符合国家及地方城...

新污染源无组织排放玻璃棉尘、石英粉尘、矿渣棉尘的监控点为( )监控浓度限值是()mg/m3。A.无组织排放源的上风向1.0 B.无组织排放源的下风向1...

以无组织方式排放的废气,规定无组织排放的()及相应的( )。 A.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B.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监控浓度限值C.监控点监...

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》规定了()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,设置了( )指标体系。A. 30种3项 B. 33种3项 C. 30种2项 D. 33种2项

下列关于《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》(GB 18597-2001)有关说法错误的是( )。 A.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的位置及其...

进行地下水一级评价的I类建设项目,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是( )。A.≥50 km2 B. >50 km2 C. ≤20 km2 D. 2

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划分原则,( )根据其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类型、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的环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程度划定评价工作等级。A. I类和II类...

依据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,III类地表水环境COD和BOD5标准限值是( )mg/L。A. 20 和 6 B. 20 和 4 C. 15 和 3 D...

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分析应根据建设项目()的工程特征, 分别i只别其正常与事故两种状态下的环境影响。A.施工和运营期两个阶段 B.规模及类型 ...

相关分类

推荐文章

Copyright © 2012-2014 恰考网 Inc. 保留所有权利。 Powered by tikuer.com

页面耗时0.1261秒, 内存占用2.44 MB, Cache:redis,访问数据库13次